?
電動汽車電池的質保期之后會出現什么情況,又要如何解決?強立認為,這就是我們消費者目前最大的難題。
動力電池進入后市場就逃不開兩大問題:一是電池的售后,消費者最擔心的莫過于質保期后,電池維修更換的成本過高且維護主體不明確的問題;二是電池的報廢和回收,尤其在電池回收領域,目前還缺乏相應的標準,數據顯示,1個20克的手機鋰電池可污染3個標準游泳池容積的水,若廢棄在土地上,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,一個1噸左右的電池組污染程度可想而知。
就上述問題,記者采訪了國家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專業人士,在他看來,動力電池超過質保期后會出現兩種情況:一、電池組中個別電芯出現問題,可以通過整車企業找到電池生產商進行維修;二、電池組徹底報廢,這需要徹底更換電池組,不再適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則進入梯級利用狀態,最后加以回收。
畢竟,國家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和工信部聯合下發的《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》中明確提及,車企要進入《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》必須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、電機、電控等關鍵零部件提供不低于5年或10萬公里(以先到者為準)質保。